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5章 大侄子,你还嫩啊

第二天早上,早朝上,不出意外的,无数弹劾朱楩的折子如雪花一样飞到了朱元璋的龙案之上。

甚至群臣激愤的,纷纷状告弹劾滇王朱楩。

当然了,只有文臣在发言,而武将们却稳如泰山。

包括站在武将队列前排的朱楩,也一样不当回事。

连徐达都不禁频频侧头,这小子也太心大了吧?

昨天,当国子监发生的乱子传出去时,整个京城有点能力的人都震撼了。

那可是国子监啊,这位爷不但大闹国子监,他还把方孝孺给打了?

按在地上抽啊,你把方孝孺当什么了?

那可是大儒宋濂的弟子,可算是如今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难怪满朝文官都激愤了。

“竖子不为人臣,今日敢鞭挞老师,他日就敢起兵造反啊,”有人高呼道。

朱元璋浑身一震,微眯双眼看了过去。

之前大家吵的还只是朱楩大闹国子监,不但乱了规矩,还动手鞭打方孝孺讲学,确实有违人伦。

这可不是现代学校里的老师观念,古代对老师是很看重的,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可不是说说。

所以古代也有门生的关系作为裙带,是党羽集团的重要纽带。

比如朱高炽在做太子监国时,几乎全天下的官员都是他亲自册封,可谓是门生遍天下。

最后连朱棣都开始忌惮这个大儿子了。

甚至不少人戏称,朱高炽是朱棣的监国好太子,而朱棣这个永乐大帝则是这个大儿子的大将军。

朱楩确实做过了。

但是,竟然说他要造反吗?

这是急着要把他搞下去啊?

允炆啊,你就真的这么着急吗?

那发言的官员,正是朱允炆的阵营,是整日围绕太孙集团的人。

此时正是冲锋陷阵,效忠的大好机会。

“朱楩可在,”朱元璋不能再放任下去了,若是继续让他们嚷嚷,也不知道他们会把朱楩污蔑成什么样了。

“儿臣在,”朱楩拱拱手,打了个招呼。

朱元璋眼角抽了抽,这小子竟然全然不当回事?是该说他心大呢?还是他太自信了?

“你怎么说?”朱元璋问道。

这个态度,让很多人都心里犯了嘀咕。

不是直接问罪或者责骂,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为您推荐